誰能成就一個小孩的明天?
小孩的成長在這個「被建設了」的社會裏,其實很難充分地發揮他們的自主自決能力;小孩被各方面的外在因素,例如:家庭成員、學校師長、生活和成長環境、社會體系等不斷的介入着影響着。而這個複雜的社會,亦被一羣擁有着控制權的人定義了,建設一個他們偏好的環境、偏頗地建構他們私下獲取利益的體系,然後小孩就走進這些所謂「建設了」的結構系統、環境氣氛、成長標籤裏,跟隨着這羣人,不自主地走進這套系統去學習、生活、成長。
小孩有他們的選擇機會嗎?小孩擁有他們的權利去選擇嗎?小孩會有他們的自由選擇權去尋找、學習和思考嗎?
如果小孩是依賴着這羣擁有控制權的人,然他們卻以自私自我、貪圖名利權力、利慾薰心地掌控了應該屬於社會大眾的地方和資源,建設起偏頗的社會氣氛和發展方針,這個地方會出現理想的還是功利現實的腐敗社會?

成就今天的自己
跟一位擁有自己思考方向的年輕人進行傾談(phoTALKgraphy 對話),提到自己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爸爸跟媽媽看待事情和管教方法很不一樣。小時候並不懂分辨,只感受到媽媽的管教很嚴,很多時向媽媽請求事情,所得的回應都是不允許,而且亦經常被打鬧;另一方面,爸爸很少參與日常的「管教」事情,因為爸爸很少在家,因而見面相處的時間也少,每次見到爸爸的時候都是因為自己有「大件事」發生,爸爸就會出現來引領他、「教育」他。
最享受亦最喜歡的是爸爸跟他分析事情利弊的過程,爸爸會引用自己在工作中面對的例子來給他講解,每次跟爸爸的溝通形式都是傾計和分享,不會打或鬧;爸爸亦會給予充足的時間去讓他講,更會認真耐心地聽。
雖然每次見爸爸都是因為自己有事情或有大事發生,他還是很珍惜和爸爸每次的見面和傾計分享時間。

“我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會全力保護家人的「真男人」”
經過多年來爸爸對他的教導和培育,感受到爸爸對家人的愛和保護,從小到大一直體會着爸爸是如何保護家人和守護着家庭,在成長中親身感受和體驗着。
phoTALKgraphy 傾談後感:
這次傾談是他自成長後,第一次分享小時候家庭的狀況和爸媽對其的教導和成長影響。這次的對話,讓他發現原來爸爸對家人的愛、保護家庭的觀念已不經不覺潛而默化地影響着自己,成為了他往後對人、做事和看待家庭的方向和守則。
完成 phoTALKgraphy 對話後,自己更清楚爸爸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影響,正面地、積極地影響着自己的成長,成就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