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建構而存在的人和體系
究竟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將自己「演譯」?
相信沒有人會認為我們一出生已經有定格的個性,定型的外表和行為表現,因為這一切其實都在不斷經過身邊的人事和社會體系的洗禮和影響而不斷建構。

又,究竟人是如何決定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可有還擇?我們又有去還擇嗎?尤其是被社會或他人標籤或冠以代號,例如「你是 XX 或XX 問題的人」,我們就更要知道自己應有的選擇權利和個人能力。
“人並不是問題,問題本身才是問題。”
根據敍事治療 (Narrative Therapy) 創始人 Michael White 所述,問題是由社會建構出來的,人如何去看自己理解自己、於生命和生活上產生出的「問題」和「困擾」都由社會建構,加諸在社會上的人、事和體系當中。
雖說出生時我們的內在和外在已有一定程度上的決定了,但透過不同的教育和訓練,我們接收到不同的知識、資料、訊息等,我們應要掌握得宜,理解和適當運用這些眾多的資訊,我們才可說是有選擇、能享有改變和自主的機會。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ew York: W. W. Norton.